說到有效數據計算 x 輕鬆自製資訊圖表.. 過去我們時常提到檢視 Google Analytics 數據變化還請別太過於執著、或一看到數據起伏就要立即做出什麼改變,最重要的還是在一段時間下、趨勢發展的變化與相對數據比較並從中發現問題或機會。此外,也時常建議的就是在分析數據時、盡量讓數據變數也就是需要比較的項目單一化,如此也才比較不會被誤導並知道到底是哪一個點出了問題。 而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不但呼應了我們的觀點,用數據 “占比”...
說到站外連結點擊事件追蹤 x Google Tag Manager.. 上週有提到,我們為了要追蹤或比較用戶是否會點擊網頁上某一連結,就要先確認該連結語法中是否具有專屬的 “內建變數” 與 “自訂值(名稱)” 如下與上週文章封面圖。如此也才能讓我們從 Google Tag Manager 中指定、當某一連結被點擊時就產生一個 Google Analytics 的事件。...
說到年前轉換 Google Tag Manager 在 2016 年的最後.. 其實不只在2012年底就已經有 Google Tag Manager 這應用工具與技術,我們更在2014年5月時曾撰文介紹過,只是當時因故沒有繼續鑽研下去。 而現在即將迎接2017, 不只我們經營網站的分析需求只會越來越多,加上這 Tag Manager 操作介面全面翻新、我們又得面對這改版如此迅速的 Google Analytics...